2025年4月25日下午,“国家绿色通信与网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在一楼会议室召开4月团队例会。本次例会由五位同学向全团队老师同学汇报了个人近期工作,团队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深入地讨论与交流。

张思乐同学提出一种基于非平衡态动力学的图神经网络优化思路。由于传统 GNN 训练过程主要依赖梯度下降优化任务损失函数,缺乏对节点嵌入演化过程的物理约束,存在过拟合、鲁棒性弱、可解释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感知的GNN能量函数,将节点嵌入的自能与邻接节点间的结构差异作为优化目标嵌入训练过程。同时,后续会引入 Langevin 动力学优化器与模拟退火机制,从优化器层面体现扰动驱动的演化路径,引导模型从高能态向低能态逐步稳定收敛。
陈英谨同学主要介绍了蜂窝网络的特点和TCP的流量控制机制,并将其与高铁场景结合,提出了针对切换的TCP流量控制优化思路和算法流程图,并与主流算法进行了对比。该算法作用于蜂窝网络的接收端,无需对服务器做任何修改,可以保持瓶颈链路上的队列大小既小又非空,从而优化吞吐量和延迟,在蜂窝网络和非蜂窝网络的适应性都很强。
李亚鹏同学讨论了RIS辅助的通信抗干扰问题。随着6G通信系统对高可靠、低时延需求的提升,抗干扰问题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关键挑战之一。李亚鹏同学从抗干扰通信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RIS在抑制高功率宽频干扰方面的优势;构建包含基站、用户、干扰、RIS的信道模型,构建联合波束成形矢量与RIS反射矩阵设计的优化问题;提出基于交替优化、SDR的方法,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RIS辅助系统的信干噪比有一定提高、在系统参数变化时优化效果保持稳定。
许月阳同学研究了一种 RIS 辅助的宽带匹配通信系统,通过引入宽带匹配互阻抗信道模型来设计直射和非直射链路,从而缓解波束偏移效应。并为此优化了 RIS 元件的相移,以最大化 RIS 辅助宽带通信系统的可达速率。
李兆群则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WiFi5物理层发射机仿真平台实现方案,通过对WiFi5的仿真实现,直观的解析出了协议核心机制,为理解新一代标准的物理层架构奠定技术基础,并在MATLAB上实现了物理层发射机仿真与验证。
本次团队例会总结了同学们近期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规划,为推动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持续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议进一步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激发了大家对未来研究的热情和信心。